Search

原先來美國的計畫是,等三四個月後兩小都去上學,再來着手進行母乳的活動。上禮拜五晚上順手查了一下離我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原先來美國的計畫是,等三四個月後兩小都去上學,再來着手進行母乳的活動。上禮拜五晚上順手查了一下離我們家最近的母乳支持團體(la leche league,國際母乳會所舉辦)在哪裡,竟然禮拜六早上就有一場!擇日不如撞日,鼓起了三四次勇氣,決定去參加(要鼓起那麼多次勇氣是因為我的英文很普普,美國人講太快就會聽不懂,然後speaking時不時會卡彈……)

這是第一次在這個場所(在一間教會)舉辦,本來leader不確定有幾個人會來,但後來包含我也來了九對母子(還有兩對組媽媽帶外婆一起來),蠻熱鬧的。他們對孩子們非常親善,報到區準備了水果零食,還拿了許多玩具跟孩子們玩。

與台灣不一樣是美國的進行方式沒有前面演講授課這一段,而是leader 先訂個主題,譬如我們這次是分享第一次在外面哺乳的經驗,圍圈圈輪流每個人先自我介紹後再一起針對主題分享,我自我介紹時有說自己從台灣來,是兒科醫師,也是個Ibclc!主要來這邊看看學習兩個國家的不同和差異(秀存在感!!)。

第二輪則是大家各自提自己的問題,然後互相提出建議討論,其實美國媽媽的問題也都差不多,一個問小孩子會咬媽媽乳頭(這一段蠻有趣,一個媽媽反問提問者,那妳會怎麼回應,提問者說,她會說"ouch !".這個媽媽回答"ouch is a funny word, it is no use"),然後討論蠻熱烈的第二個議題是媽媽想離乳很掙扎(寶寶大概一歲),最後一個發問者寶寶大概才兩個月不到,困擾的是不知道寶寶喝到最後很掙扎很抗拒,是為什麼。可惜這邊的free talk我沒有發言,只是很努力的聽,希望我英文趕快進步下次就可以為台灣秀存在感了!

結束後,有個外婆走來問我,說台灣比較小,家庭比較緊密,是不是比較多跨世代哺乳的經驗,她說她40歲生最後一個寶寶,然後她20歲的女兒也生小孩,有時候她女兒出門她會幫忙哺乳!這實在是太酷了!我說,我們上一代哺乳觀念普遍不好,那時候配方奶剛引進台灣,大家覺得配方奶優於母乳,像我媽媽只餵我兩個禮拜。最後美國外婆以罵罵奶粉廠商作為結束。

第一次參加母乳支持團體,緊張成分居多,但真的蠻有趣的,希望英文進步下次會更好!(應該是兩到三個禮拜一次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希望能讓想餵母乳的媽媽得到支持和正確知識,不想餵或不能餵的媽媽也是在有充分資訊的提供後,所選擇和親子彼此之間最好的決定
View all posts